
報章說根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總統薩爾科奇有意讓1957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卡繆入祠萬神殿(Panthéon),以紀念明年1月4日作家逝世50周年,不過卡繆的兒子立刻發表聲明,以此舉有悖卡繆的反叛精神,謝絕政府美意。
第一次接觸卡繆(Albert Camus,1913〜1960),是依據三毛在《鬧學記》寫了「罪在那裡——導讀《異鄉人》」,提到終日為口奔馳的蟻民現實生活裡,有莫梭這麼一個性格獨特的文學創作人物。
曾經,閱讀那麼一本跟考試與寫功課毫無關係的文學書籍,是被公認為最浪費時間、物力與精神的多餘事情。就像沒事也特意跑去名牌專門店前排隊,買一個不曾用到皮開肉綻的包包那般奢侈來打發無聊。
來到書局站在科學、地理、數學…如山泥傾瀉的參考書面前突然想起《異鄉人》,這本書要到那裡去找?在還沒有Borders、紀伊國書店或亞馬遜網絡書店登陸的時代,「自我×存在」早就給教育部派來的丟那星先生,親手下砒霜毒死克隆學生之後,再把精神與膚色同樣蒼白的屍體,長埋於爪哇國某座死火山底下。
《異鄉人》自四二年面世至今已有六十七年,個人仍然隨著身邊一大群相干但不完全相識的人,每天都要在「擠」的狀態中過日子————擠在海陸空各式交通工具、擠在上落摩天大樓的昇降機裡、擠在學校銀行購物中心大排擋、擠在網上五花八門的虛擬交際平台裡…卡繆曾致力於精神上反抗不可避免的荒繆,個人又何曾於忙與盲之間停一停捫心自問:“What's going on?”
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曾將《異鄉人The Stranger/Lo Straniero (1967)》搬上銀幕,並請來馬且路‧馬斯杜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與安娜‧卡蓮娜(Anna Karina!)來飾演莫梭與瑪莉。這麼好的導演與明星組合,錯過就實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