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1, 2008

Khadak * 夢的召喚



不知道從英文翻譯「水的顏色」就是 Khadak 的意思?以為在上次的電影節錯過了這部由比利時導演 Peter Brosens 拍攝的電影,怎不知就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之下發現它的蹤影,實在是天阿公開眼讓我拾到地上寶,問天問地也拿不到…

對蒙古的認知不多,最近的接觸是依賴杜政偉的圖文書《緩慢。等待。美麗邊境》,更久以前的記憶就只有一首首席幕容對廣袤大草原用詩篇唱出來的鄉愁、思念、愛情…這全部大概都可以用來表達蒙古美麗深邃、令人感覺到那遙不可及的距離美,可是有關真實蒙古社會面貌的變遷與傳統價值觀如何被現代文明利益剝奪,不妨從這部蘊含詩意、隱喻和象徵符號來影射現實生活狀況的影像裡窺出端倪。

對戲裡女巫使用「喚魂」這種古老相傳的方法來醫治因癲癇症昏迷未醒的男主角,我開始懷疑靈魂出遊歸來兮這種迷信到底應否是一個普遍真相(universal truth)?答案應該是,至少男主角會那麼一直認為,就算女醫生診出那只是癲癇症。男主角嘗試通過靈魂出遊或跟隨夢的召喚來認清自己宿命的安排,利用本能揭開預言的密碼,來破除因瘟疫肆虐家畜而被逼放棄天生天養的草牧生活,而來到充滿人造鋼骨水泥的徙置區裡操控機械採煤討生的夢魘。

「歸來呵!」,女巫是那麼聲嘶力竭但仍然篤志力行的喚著。女巫不但希望能夠喚回男主角的靈魂,好回來履行先祖欽賜男主角為男巫的職守,也相信男主角能夠靠著世代沿襲的智慧帶領族人回歸,回到那不受現代文明汙染的大草原,任由夢想繼續飛行、詩人騎著白馬、神話在風裡傳頌…等等!不光只是欣賞這些優美的畫面,導演也希望現代人看見蒙古人因國家政治體制的黑暗而連累受苦的困境,並重新發覺人類原來還是懷有那顆最重要的憐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