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8, 2008

慾望 * 放大



特地趕回來看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的電影回顧展,真是多謝主辦當局能夠很難得一次過網羅所有長短影片如數播映,畢竟在大熒幕看原版所得到的視覺官能震憾不是那小電視機盡有的長寬可比擬。

Blow-Up 是導演第一部英語電影、在英國拍攝使用英國演員也及時捕捉了流行於當地的 Swinging 60's 節拍。這次不須看到男女主角在無數由現代文明有意疊砌起來的豪宅花園、工廠碼頭貨倉、孤島空曠廢墟的大地恍來盪去,更無謂被逼要面對這些循環精神性倦怠與嚴重缺乏情感溝通的生活。相反男主角湯馬斯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年輕時尚攝影師,擁有自己開設的工作室、駕開蓬跑車、工作時隨意操縱模特兒的喜怒哀樂、工作後也有一大群自動上門候聘的美女陪伴消遣,樣樣看來都合符年輕人要追求的自由無拒美好生活形態。難怪這部戲不但替導演洗刷已往叫好不叫座的票房記錄而取得空前的商業成就,戲裡也出現很多在當時算是‘大膽的第一次’,開化後來的導演與提拔新秀如 Jane Birkin 勇敢爭取出鏡。對於我們現在看來相當熟悉的搖滾樂、毒品、性、時尚…依舊靠物資包裝虛而不實,完全是導演想透過鏡頭放大讓我們覺得近在眼前形形色色要追求的醉生夢死,到底多少是客觀事實而我們又想要或怎樣去了解詮釋這些客觀事實的不可能性?

對了,提起 Jane Birkin,這無人不曉原籍英國出名於法國的女明星不止演、唱、導,更啟發名牌商 Hermès 取其名設計售賣昂貴但仍然有人前仆後續爭買的 Birkin Bag 。假如真的沒有多餘時間與金錢買名牌包包也不用垂頭喪志,不如找機會去唱片行買張光牒在家裡跟愛人聽聽那首 Jane 和 Serge 的世紀合唱,保證一樣能夠讓你感覺如獲至寶跟幸福無比的 Je t'aime... moi non 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