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7, 2008

浮雲 * 女人步上階梯時






日本大使館在上個八月舉辦電影節的主體是‘日本女優’,特別選了有「女性映画」巨匠之稱和愛拍 Shomin-geki(庶民劇)的成瀨已喜男多部名作,其中又以《浮雲 Ukigumo》和 《女が階段を上る時 When A Woman Ascends The Stairs》這兩部戲最令我再三回味。

提起日本四大(老牌)女優,那就是原節子、田中絹代、山田五十鈴和高峰秀子。其中原節子 Hara Setsuko 是小津安二郎的長期御用女優(另一位是杉村春子 Sugimura Haruko)。戲裡她那雙‘大’眼睛永遠都水汪汪的、對人溫婉大方善體人意卻又不乏主見,無疑是小津電影中最令人難忘的女性。原節子終身未婚,也因此被日本人譽為「永遠的女兒」、「永遠的貞女」‥原節子跟成瀨已喜男合作的戲有《飯 Repast》、《山の音 Sound of The Mountain》和《娘、妻、母 》。

田中絹代 Tanaka Kinuyo 跟溝口健二合作最多,比較熟習的代表作有《西鶴一代女 The Life of Oharu》、《雨月物語 Ugetsu》、《山椒大夫 Sansho the Bailiff》。她不著痕跡的嫻熟技巧在今村昌平執導,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楢山節考 The Ballad of Narayama》中以阿玲婆一角使人深深流下同情淚之後,最後她更以熊井啓執導的《サンダカン 八番娼館 望郷 Sandakan No. 8》於一九七五年贏得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的榮譽。演而優則導的田中絹代曾經拍了一部叫做《情書》的戲,不知岩井俊二有沒有受到她的啟發而拍了自己的《情書》?

不大熟習山田五十鈴 Yamada Isuzu ,因為還沒真正試過坐下來好好看完一部完整的黑澤明古裝史詩式電影(除了《羅生門》),幸好成瀨已喜男有幸將山田五十鈴、田中絹代、杉村春子和高峰秀子這幾位出名的女優一網打盡放入這部「女性オールスター映画 Women All Stars Movie」之《流れる Nagareru》裡,我們才可以有機會一賭她們精湛與難忘的同臺演出。

就像原節子,高峰秀子是跟成瀨已喜男合作最多的女優,而先後在《浮雲》和《女人步上階梯時》這兩部戲裡飾演跟她有緣無分的男人就是森雅之 Mori Masayuki 。到底導演是存心有意來個重奏,還是這兩人真的中了‘不是怨家不聚頭’的緊箍咒?

高峰秀子在《浮雲》裡為了能夠在日本戰敗後、百廢待舉的社會裡好好的生存下去兼追求自己的最愛,差不多用盡一切的辦法,包括犧牲尊嚴也只希望心愛的人可以了解、領情並接收自己無悔付出的愛。只可惜這位花心蘿蔔只貪戀眨眼就過的走馬燈美人,從未把早已將春心付託於他的癡情女放在心上。兩人拉不斷捉不斷的情人關係,依舊各有各睜著眼睛做著不同性格的夢。最後兩人認為翻千山過萬海來到天的另一邊就可以守得雲開見明月,不料命運之神早已暗中為這對苦命鴛鴦作了個意想不到的安排…嘆可憐、無奈、遺憾甚至不禁低徊唏噓?或著命運注定我愛你,一切只不過是為了償還前世欠下的孽情債?

六十年代的銀座,高峰秀子飾演的媽媽桑就不懂跟今天的有什麼不同?新井一二三在《我這一代東京人》裡說過:「銀座,總是走在東京前端」。畢竟時勢變遷,價值判斷也會隨著犀利的現實眼光而有上有落。個性獨立、重情義、應對進退有度和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舊式媽媽桑,在事業受到打擊愛情落跑久病未癒還要替哥還債的不利情況之下,仍要每晚以打不垮的精神步上階梯開門做生意,敬佩之餘也不得不相信現在聳立在銀座一棟棟奢侈又豪華的精品店,百分之九十九點九巴仙的營利額是靠早已取得經濟獨立,不嗇寵愛自己的女人所建立起來?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英國文化中心 * 書香與影展










求學時期有很多同學開口閉嘴都‘飛哩沸咧’,心驚驚發覺自己的英文程度比有限公司好不了多少, peer pressure 這麼後工業化的名詞尚未在此谷城誕生,偏偏追上潮流這麼敏感的化學激素卻永遠跑在時代脈搏的尖端。為了挽回費時多年建起的頹廢派顏面,我決定提起心肝上山拜師學藝。上山是實,因為英國文化中心是座落在一小山上,拜師麼‥

當初來到英國文化中心時並沒有給‘英國文化’折倒,心水反而不期然讓‘中心’裡無數排列整齊的書本與飄漾在冷空氣裡的書香壓倒。我對往日殖民政府結合本地文化特色的建築物常懷有一股莫名思幽情懷,但這並不表示我舉手贊成任何殖民主義。這幾天裡讀了《驚嘆愛爾蘭》之後有感吳祥輝呼籲世人該拋開狹隘的 X 文化 Y 思想 Z 主義,應擁抱世界大不同、公襄盛世。我想當時也是基於這種感知而不分晝夜一頭栽進現代世界文學的領域裡,慢慢認出誰是 EMF 、DHL 、WBY 、JJ ‥歐洲大陸的 MK 、IC ‥南美的 MVL 、GGM ‥北美的 MA 、JCO ‥非洲的 Ayi Kwei Armah 、Ngugi wa Thiong'o 、Chinua Achebe ‥ 

除了像貪婪的蠹蟲不停啃著書本,每年在英國文化中心舉辦的影展更是我囊中之物。還記得第一次看影展時那開心樣,原因一是全部電影免費、二可以看到這麼多不同國家出品的影片,心情真是要逼著葛蘭唱完整首「說不出的快活」才肯罷休!

我想第一部在熒幕上看過的法國電影就是 Alain Cavalier 執導的《Thérèse》。導演將 St. Thérèse of Lisieux 這位自我要求跟隨姐姐們進修道院的小女孩,用極簡的佈設與 vignette 手法述說一篇憑信心來成全教義,在沒有異象啟示沒有高囋聖詩沒有發現聖蹟的真人故事中,靜靜走完短暫但不平凡的一生。既然是英國文化中心,理所當然搬出莎士比亞祖師爺的戲或著隨便找兩個不起眼的小混混來湊熱鬧,就是在這部《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我才開始認識 Richard Drevfuss 和 Gary Oldman ,哈!另一部讓我和朋友阿星看到硬頸的影片,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遺悸的是這部由 Andrei Tarkovsky 在一九六六年執導的《Andrei Rublev》,非要等到一九七一年才獲得蘇俄解禁、歷時二百零五分鐘的長長長片 。抱怨辛苦並不是因為影片的問題,原因出自坐的椅子是簡單折合式膠板鐵椅,上面放個軟墊就這樣讓觀眾硬硼硼的坐在放映室裡,假如不是為了看免費的大銀幕,才不會無原由白白讓八月十五挨挨蹭蹭三個多小時。

王家衛在《2046》裡說過:「一切的回憶都是潮溼的」,等你看過 Andrei Tarkovsky 的戲後,你有可能會懷疑女人是水做的,但是你不用懷疑 Andrei 的戲有很多水是真的。看了《Andrei Rublev》接下來在《Solaris 索拉力星》那蕩漾在家鄉湖裡的水草、《Mirror 鏡子》中不停下著的雨水、《Stalker 潛行者》走過的異度空間、《The Sacrifice 奉獻》的海與窪地‥無處不看見水這物體出現在他的場景裡。水是要用來表達內心情感變化的狀態、感喟時間或回憶流逝如水般不曾擁有固定的外貌、或者是水而不是光,是所有神聖生命的來源?大家不妨試試想一想?

Sunday, September 21, 2008

Art House 電影 * Viva La Video









猶記得在八九十年代消費者因為錄像帶和雷射碟的興起,不約而同將家裡的客廳改裝成為私人電影院,安裝 X 牌 Y 寸寬電視機和 Z 款擴音系統之後,鄰居們開始日以繼夜刨帶唱 K 播私家 HBO ,祈求用最高分貝的嘈音來解脫別人家的精神騷擾,社會安寧這麼烏托邦的美夢早已隨梁兄英臺駙馬爺帝女花 — 齊齊化蝶香殀了。

曾經有位仁兄說過別花怨枉錢到電影院看港產片,因為它沒卡士沒特技兼沒腦(指無厘頭)。當別人談著周先生主演的戲時,講到口噴涎沫笑得最大聲就非這位仁兄莫屬,而且聰明的你也一定想到他從那裡看過這些電影吧?上電影院的人群少、票房少、想看好電影的機會更少。主流電影院為了能夠好好繼續經營下去,也不得不順應潮流赤膊埋身打‘博霸勢得’牌。乘行情還好的時候能夠賺回本錢就已經要碎碎念「吽哩噶呧」答謝神恩之外,也不至於差不多每次發行新片都打上‘荷里活出品,必屬佳品’之云云來混水摸魚?

舒國治在《流浪集》裡提到:云云常是隨手拈來的良好人云亦云裡由。

曲指一算,那是荷里活商業片氾濫眾影線的黃金期,無獨有偶也是獨立影片製作人或公司敢放膽出來挑戰這股硬勢力的時代。這些不一昧只靠‘大’來取勝的獨立影片以細緻的攝影,獨特的敘事風格與體裁的 art house 電影 ,在世界各地影展紛紛嶄露頭角。我自問趕不上六十年代占士甸駕過的奪命跑車,但也算有幸適逢其會遇見王家衛遠赴阿根廷找黎耀輝與何寶榮在《春光乍洩》裡大跳同志探戈之外、 Merchant-Ivory 那些受盡禮教壓抑的紳士淑女、Krzysztof Kieslowski 三色命運交響曲之《藍》 、David Cronenberg 那真實與幻想混淆不清的《Naked Lunch》 、 Jane Campion 那座出自於英格蘭卻要遠渡半個地球來到新西蘭尋愛的《The Piano》 、還有岩井俊二分別為兩位同名同姓‘藤井樹’的高中學生所寫之《情書》。

到底是電影院開始跟著外國吹起的改革風跑,以多間豪華包裝的迷你戲院來攏絡戲迷的歡心,或是真的想搞高擋為提高戲迷的視聽覺享受而不惜放重本砸大錢,誓要等到上面提到那些愛留在家裡飆歌的戲迷番歸?我想都是。在城市裡遊蕩,為了躲避悶熱的毒太陽可是又不想去購物中心發呆,念頭會很自然的走去這些電影院看 art house 電影,聽完 Michael Nyman 演奏《鋼琴》之後,也可以順便繞道去 《Howards End》喫喫英式下午茶,good idea! 

當那一刻舒先生把《情書》錄像帶交到我手上時說「很好看」的眼神、語氣垂誠真好像一位行走江湖數十年的武林高手,殷殷要把畢身學成的功夫傳授給一位初出茅蘆的菜鳥。而我在只有聽過中山美穗的名子但仍不懂誰是岩井俊二的冥冥中看了這部當時風靡港臺日的‘純愛’名片,真是有眼不識名導、罪過也。現在重看這部二十週年 DVD 記念版《情書》和聽著舒琪與湯禎兆在評論音軌裡一提到 armchair nostalgia 時,記憶又立刻穿梭回到當時說「很好看」的美好年代裡。是的,對‘美’的純感力、領悟與耽溺也是有緣通過閱歷這些「很好看」的電影,才慢慢將我的電影視窗打開至另一片不專屬荷里活的天空。

不講不知道,資訊的開放尺度用當時和現在的進度來比較,依然停滯像駝鳥只會把頭埋在沙堆裡 — 詐懂就算。雖然是 art house 電影,電檢局也會覺得不好意思毫無保留讓觀眾一窺全豹。在好戲若渴的情況之下,朋友甚至不惜遠飛曼谷到那號稱「你想買什麼,就有什麼賣」的 Chatuchak 市場裡尋寶。這不是什麼聳人聽聞,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也曾在 《Sang Sattawat a.k.a. Syndromes and A Century》 這部戲的訪談裡說過,他也曾通過這些翻版錄像帶的洗禮而認識歐洲藝術電影。就好像 Quentin Tarantino 曾在錄像帶中心當打工仔和看過大量錄像帶之後,索性自己也有板有眼依樣畫葫蘆當起導演來。

說真的並不想吹捧看翻版錄像帶的好處,只是在那種資訊條例封閉又倒退及主流電影院只顧牟利的現實考量之下,聰明的消費者難免不會委婉曲折抵住良心讓跑單幫的辛苦來回幾圈,目的只為了找出區區幾部‘無拉扛’心頭愛,這種眾裡尋它千百回的滋味與經驗那像現在要買正版貨就直接上網採購,感覺是那麼的庸俗與平乏?

逝去的昨日種種、回憶永遠是最美麗。乘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將要為王家衛的《重慶森林》發行 Blu-Ray 影碟時,想到科技的高度發展而有感以往觀賞錄像帶影片時帶來的單純快樂時光,當然還有那幾位死硬藝術電影愛好粉絲對「很好看」的堅信不移,就讓我們齊齊來乾杯並高喊 Viva La Video!

Sunday, September 14, 2008

月光下的戀人 * 性與露西亞



二零零四年我來到澳洲一個叫著拜倫灣(Byron Bay)的地方,打算從八至九月尾之間,待在這裡拜師學寫英文詩?

別誤會,這裡除了出名的陽光、沙灘、玩滑浪和不時看到一些蠻老但仍作嘻皮打扮的花孩子之外,不講你不懂,原來這裡還是一群奉行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信徒的大本營。我來這裡不是要吸取甚麼特別神祕學另類思想的養分或逢在街上遇見人就開始 mate 來 mate 去(真肉酸﹣受不了);我搭機乘車千里迢迢來到這背山面海風水地其實是想學好我的,聽好咯﹣瑜珈。

很多朋友都瞪著大眼睛問為甚麼不去印度﹣瑜珈的原產地,反而選以出產純綿羊毛聞名的澳洲?難到那些小綿羊吃飽草沒事做閒得發慌,乘牧羊人跑去跟牛奶妹鬼混的時候偷偷躲在一起學瑜珈來練身體 keep fit ?怪不得在那裡餐廳售賣的羊扒這麼好吃啦﹣開玩笑。

八九月剛好是南半球的冬季,特別是嚴冬將盡,天候漸暖的那幾晚,我真是差點要給那寒冷的氣溫凍到變成一塊冰。這都要怪我選擇投宿一棟只靠客廳火爐燒柴取暖的房子來住,房租毫無疑問是便宜但我的房間離火爐還是相當遠。晚餐過後和通常電視節目都是欠佳的情況之下,屋主泰力跟我互道晚安之後就入房就寢,而當地時間才剛好是夜晚七點鐘!你可以想像我在客廳剛烘暖了手腳沒多久就得回房躺寒玉冰床,別說躺過之後功力會特飛猛進,可以活著回來已經可以說是奇跡了!

說起泰力,這位五十多歲,喜歡穿 t-shirt 短褲、腳拖 flip-flop 面戴 sunny 的獨立老人,做甚麼事都是親力親為,比如我現在投宿的這間屋子。早上我出門到學院練習瑜珈之後,泰力就會烘兩片全麥面包,把它塗上牛油之後加上一杯及時研磨,用燒水沖開的黑咖啡,就算是當天早晨所需的卡路里,然後風雨不改到花園裡種花割草養番狗?決不!他是駕著改裝後的吉普車到海邊跟海豚伐獨木舟(kayak)也!

泰力說起那些年輕威水史時就立即精神抖擻,除了伐獨木舟,他還收集了不少滑浪名人用過的滑浪板、開過與當過素食餐廳的主廚(仍舊懷念他做的美味素 cheese cake)之外,他的怪癖也是蠻多的‥例如絕對不用清潔劑來洗刀叉餐具、不能用廚具來煮肉類、不能用太多的水來洗衣服、不可以到市上到處泛濫的錄像帶中心租借錄像帶回家看(邊看新聞邊罵政棍是他唯一的娛樂)‥早就跟你說過這裡是 X 主義 Y 運動 Z 思想信徒的集中地,我沒騙你吧?最後,你可以想像我到底使了甚麼鬼計讓泰力發現他的良心,好讓我借用他的登記戶口租借錄像帶回家看我一直想可沒機會看的這部電影《Sex & Lucia 性與露西亞》。

由西班牙導演 Julio Medem 於二零零一年拍攝的影片,把戲裡作家主角的真實生活跟他所寫的小說虛構情節交替完成的故事。發生在戲中的情色遐想、謀殺、愛情、背叛、夫女關係‥多少是作家主角的幻想或是正在進行的事件?孰真孰假,就讓觀眾自己去找出答案。現在回想故事裡那對戀人在滿月之下,在蔚藍海水裡與海島上的纏綿片段,作家與女友為取悅對方而自發跳著忘我撩人的脫衣舞與自拍性愛的樂趣,這一切在影片裡都被眾演員自然奔放的肢體做得相當輕鬆而浪漫。對,是浪漫。

假如真是要找出這部戲對後人有甚麼影響,那可能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女人(可能也有很多男人)去學跳脫衣舞,當作這是提高情趣和攪好性愛的前奏曲。這本是好事一樁,可是跳的人以情趣做幌而愈跳愈認真,不需多久紛紛改行當職業脫衣舞孃/男為實,怪不得鋼管舞館和牛郎店在經濟不佳的情況之下仍然接二連三在街上聳立,不啻為低迷的消費市場注入一股勃勃然興起的強心劑。還有當然就是最近在港島掀起的慾照自拍風波,然不成也是受到這部戲的啟蒙?

*以此文來回應中秋節,記著自己一向對滿月有特殊反應。雖不能對月嚎變人狼,不能安睡卻是當然。還要記住待在 BB 的怪日子、怪事和怪人﹣ Terry 。

Saturday, September 13, 2008

對她說 *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九月,看著外面下著連綿不停的淫雨‥心想假使住在溫帶地區的人們,一年四季裡最盼望天天都可以過著像春天那樣暖烘烘的天氣,那麼住在赤道附近和活在氣候長年炙熱如夏的我,是否也會因此迷上雨天帶來驟至的低溫與濕潤的大地?

雨天常常讓人聯想憂鬱與傷感,老天爺好像為自己上演一部欲語無言的悲劇,景況有那麼一點愁雲慘霧,誘發出來的情緒就像斜斜撒落的雨絲,滲進冽風刮起的嗚呼聲裡,夾雜凄厲的電光與轟雷。

雨天,是貝尼諾為了要見到愛人艾麗霞,而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換取無價的自由。在拘留院裡貝尼諾曾想過《對她說》,他是多麼的愛她,思念她,很想照顧她,與她組織新家庭…也是雨天,馬可帶著滿腔憂傷與淚水,來到拘留院收拾知己好友貝尼諾的遺物…

雨天,在馬德理的瑪諾娜為兒子艾斯特班慶祝十七歲生日,約好晚上一起到劇場觀賞《欲望號街車》。散場後,艾斯特班為了拿到戲劇女伶烏瑪的親筆簽名,不幸被飆來的街車當場撞死…為了完成兒子生前要跟生夫相認的願望和離開這個傷心地,瑪諾娜只好獨自上路回到巴塞羅那,展開尋夫與《關於我母親的一切》之旅程…

在眾多 Pedro Almodóvar 的戲裡,《Todo Sobre Mi Madre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和 《Hable Con Ella 對她說》是最討我喜歡的兩部戲。曾經《對》的愛/友情是最感人心肺,《關》的親/友情是那麼無間的付出。你不能不《對》戲裡情感敏銳的馬可,經常為了觸動心裡的回憶不能自己而悚然流淚。有《關》戲裡的 Agrado 愛革多,你也會為‘他‘如何砸錢改裝身材美貌,決心成為一個完美女人而鼓掌喝采。

這就是導演一以貫之的相信-愛,是可以超越身分性別國界倫理鬼神,打破無明執著解脫生命枷鎖的魔術藥水。喝了它之後,你看見的世界將會比特藝七彩(Technicolor)更加千倍燦爛;源源不絕的離奇人生故事不但使你欲罷不能,更會無端端發病上癮宛如一代妖姬白光高唱:「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

為了不想走出雨天的陰霾,我已經決定留在家裡重溫這兩部片子,不是因為它們的劇情在開始時是那麼的悲戚,最大的理由原來是在戲末,眾主角都各自經過人生黑暗的隧道後,終於見到那堅守在盡頭,微弱閃爍不定但依然是代表希望的一絲曙光。

Friday, September 5, 2008

醜聞 * 朝鮮男女相悅之事





看到如此這般熱辣的標體,正常人不即刻感到頭暈心慶,血液加速亂竄及眼瞳霎時放大幾倍之外,還有誰要在此良辰想起那位遵守傳統道德典範為金科玉律的柳下惠史大夫,能夠一貫以坐懷不亂的精神,眼睜睜看著煮熟的天鵝肉從滑不溜口的嘴裡飛走?

想當初要不是無意間在有線電視有緣驚鴻一瞥韓國唯美導演李在容拍攝的《情事 An Affair》,相信也會錯失如此認識一班好戲的男女演員如李美淑、師奶殺手斐勇俊、李政宰和全度妍的機會。尤其是李美淑在《情事》裡飾演那位資產級婚後心靈空虛的中年婦女,只為一嘗戀愛的滋味而以不悔之姿吞下禁忌之果,到同樣又是由李在容導演的《醜聞 Untold Scandal》裡飾演那陰詐、專門撥弄離間他人感情為補償自己愛情與權勢兩方的空白,結局是咎由自取被逼要離家放逐的趙氏夫人,讓人不可忽視她那收斂但也卻是日益增長的實力派演技。

至於師奶殺手斐勇俊就更不用多說,本來就對聽聞他在那些整天都在告哭狀的韓劇沒興趣,《醜聞》算是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斐帥的演出。可能就在這種毫無比較兼沒期待的情況之下,反而可以看出這位肯捨身脫下純情外衣,扮個以眉目與三寸不爛之舌打撈老中青女人貞操為性本的花花公子之真性情,而對他另眼相看。但奇怪眾師奶對到底可以看到斐帥幾多寸肉而強奪娛記飯碗在報章上大灑口水花而不惑,相悅之事喔,管它是古代現代或末代,韓中日美法德印,很難不是先赤裸再袒露相見罷,為啥值得稀奇乎?

此事件之後再過若年,更年輕幾倍的觀眾為了不能夠全窺梁先生與湯小姐在《色‧戒》戲裡以真身上陣的三場XXX而大動干戈實行罷看,要抵制那以淫褻危殆社會安寧之名而拿拿亂一邊操剪刀一遍搓手板的電檢局長,為如此不堪入目的版本面市負上票房毒藥的壓力而內疚。在華人社會以性興起的革命自封建時期直到毛主席歸西後都尚沒得到應有的成功與解放,看來繼續等多五十年和高喊同志仍需努力的口號是免不了矣。

另外假如對李政宰在《情事》的演出覺得稍為有些肉緊,而要找個像李鉉升導演呈現在《時越愛/觸不到的戀人 il mare》那樣寧靜的地方,來安撫激漾的心情也是情有可原。既然決定要如此收心養性就別再回頭看李政宰在依海而造的美麗木房子裡,正一面聽著輕鬆的 Ghetto Samba ,一面扭著 Bossa Nova 的舞步,為準備豐盛的晚餐而乾流口水。要不然天打都不信那戴著雪亮眼鏡的觀眾,可以強忍著那就快從胸口濆涌而出的衝動,想跟這全身上下都散發著陣陣催魂熟男魅力的雄性,一起暢泳愛的慾海裡。

全度妍,這位在二零零七年憑李滄東執導的《密陽 Secret Sunshine》奪得第六十屆坎城影展最佳女演員獎項及多個電影頒獎禮女主角獎項,很早就為專業表演需求而在一九九零年拍攝的《快樂到死 Happy End》有不少連斐帥也要向她索取愛經來學習的經驗。在《醜聞》裡她飾演一個因受誘惑誤愛而斷送貞節名份的寡婦。望著她慢慢泥足深陷於愛人設下之陷阱而不禁感到心寒,真是可憐又可悲啊。

*《醜聞》改編自法國十八世紀小說家 Pierre Choderlos de Laclos 用書信形式所寫成的小說《危險關係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早期有 Stephen Frears 執導的同名電影 《Dangerous Liaision》也因僱用眾大牌明星來挑戰電檢尺度而名譟一時。

Thursday, September 4, 2008

香頌 * 愛歌



想將 Christophe Honoré 坦開來講,發現這位編而優則導的年輕法國才子對“愛”這主題及它可以在怎樣的情況之下產生或發生的特殊關係,實是情有所鍾。

看看以往 Ma Mère 中的母子愛,Le Clan 家庭與同伴的愛,Dans Paris 的失愛和這部 Les Chansons D'Amour 的多角多愛兼憑歌傳愛,令看和聽慣由荷里活、波里活、澳里活和一大堆後現代愛活不活的電影公廠,輸出那些一昧以壓不了場的大牌星星打頭陣,背後配上令人看到突眼欲聾不止連狗也不理的歌舞秀。過句鐘後從戲院出來除了搔著發癢的頭皮和發一聲噫,甭想記得戲裡到底有沒發生過啥事情。

捫良心講句,要找好看的歌舞片真是有如抱著尋找鳳毛麟角的決心,洋人熱衷的古典歌劇也不見得受到一般觀眾,尤其是年輕一族的青睞。聰明人為避免給年輕觀眾唾罵只深懂掏古井的嫌疑,譬如最近又有幾部改編自舞臺劇的 High School Musical、Hairspray、Mama Mia! ‥紛紛像眾前朝犯了無頭怨案的浮屍般依序湧出水面,不用大話說編劇創作組遲早會無條件連續替這群死股股的喪屍翻生。如果肯在愛情歌舞片路上另闢蹊徑,不啻為當今識時務的導演用來解蠱降妖之急急如律令也!

前車之鑑,企望江郎才盡的導演別再為了貪圖方便把傳遍各地的老歌古舞,重唱復跳一番已算交足行貨。觀眾也應有所需求,而不只是聽見熟習的芭樂歌曲依時播出,手足就像自動樂於從命的機械人般開始踴舞。為了將來有機會看到更好的原創歌舞片,戲裡有時唱出的歌詞是為了表達歌者的心景多過用來交代劇情,也不需借故用這些細小的瑕疵來暗算整首悅耳歌曲的旋律,和乘機抹殺導演有意挑戰拍攝難度高的歌舞片之決心。畢竟可以達到 Michel Legrand 那種出口成“歌”來配合劇情的大師級創作水準,並不似孫悟空隔夜從石頭裡爆出來那麼簡單。

導演除了在戲裡啟用全部由好友 Alex Beaupain 創作的歌曲,還特意安排法式歌舞片祖師奶奶 Catherine Deneuve 歌喉不賴的女兒 Chiara Mastroianni 來演出。相信導演有心對 Jacques Demy 致敬之外也有意讓觀眾從新舊歌舞愛情片段中,試找出現代人跟前人對於愛的領悟與表達手法究竟有何不同。

「可以少愛我,但要長愛我」片尾的歌詞一語道破現代人已經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沌夢中醒來,並痛改前非要求細水長流式的愛情,又或者這只是另一項代表愛情價位更好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