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鐵達尼號》的時候是在某年的那一天?會這麼問是因為當這部被稱為史上最賣座的現代偉大西方愛情電影,宛美百老匯戲劇般在某戲院長期占據一段擋期,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由電臺主播自動挑選或聽眾要求點唱的主題曲有如每日例湯從收音機中潑出街,見到朋友的問候語再也不是「吃飽未?」而是啼笑皆非的「哭了未?」,想到全世界剩餘的陸地已差不多被冰山撞沉的油輪淹到水浸眼眉,一向逢愛情片必追的我又怎麼沒機會踏到這淌渾水?
說出來真是不那麼好意思,過億元的票房記錄完全沒有我大方施惠的一份(日後證明我當初做的微小決定使到導演沒法子用它作為千萬離婚贍養費而慶興)。當天有幸碰到也是被一位恨我不能變成《鐵》迷的朋友強留在家裡看的光碟版本,從來就沒有名正言順的坐在戲院裡花三句鐘把整部片子由頭看到落腳。過後當朋友問起「你跳,我跳」這句經典對白曾經在什麼時候提起?身處二十多樓高和一臉茫然的我很想講出這句已壓抑在心底很久的潛臺詞:「我現在就跳。」
要是你問我一切有關《阿飛正傳》的劇情與對白,我不必翻箱倒篋也可以像報稅般一字不漏的虔誠奉上真金白銀。至於《鐵》嘛‥坦白說,戲中處處過於機關算盡的悲情,真不是特別砸大錢用電腦科技搭棚裝景襯托出來的癡情可比擬。這麼說難免會想到有錢好辦事之嫌而枉顧幕後一班創作人嘔心瀝血的匠心經營,但事實靠運氣旺起來的也往往只是站對位子演戲和長著甜美蛋臉稚氣未脫的年輕偶像們。花錢買票並帶著雪亮眼睛入場的觀眾不會為霎眼閃過、用好多心思做得逼真又豪華的荷里活經典場景而灑淚,但有本事吸引觀眾流連往返的原因竟然是催發傑克畫那幅黃黚黚蘿蕬肖像的慾望。
信不信由你,自從《鐵》上映之後有很多型男索女突然像受到特別感召般開竅,紛紛撥電到城中找最會拍寫真的名牌攝影師,不吝付高價酬勞務求盡快得到攝影大師的預約,更盡量趕在一票閒雜人士開始作出人身攻擊時悉心在鏡頭與燈光面前上妝準備好姿勢,堅挺著我不入地獄誰人入的決心來拍好獨家寫真集為榮。各人不惜屈就求得一脫美其名是為吹彈得破的花容月貌與油光四濺的精肉留下彌足珍貴的一面,私底下除了能夠在擁有如此癖好的同黨面前擺蒲士秀身材曬冷之外,自製的咖啡桌書本裡還隱約藏著大夥心照不宣的自我膨脹無限虛榮心與極度自戀水仙花情意結。將來眾人邁入花甲之際再拿出為呈一時之勇而留下的狐狸尾巴來聊堪告慰時,希望觀者的心情與感覺不會為了接受一人被逼分飾兩角的事實對照記而重演當年鐵達尼號與朦朧冰山相撞後的慘不忍睹狀—上帝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