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Tenant.jpg)


近日獨霸娛樂版頭條位置的新聞,不是兩位男歌手相約蒲吧之後頭風突然發作,在午夜街頭竟然目中無人上演手持公物互毆事件。假如這種事件發生在青少年同擠之間,衛生官可以解為成長荷爾蒙激素過多,身理稍微苛負要藉行為暴力渲泄不安,事發因果大致上都可以叫一般人接受。以兩位當事人的年齡思維,加上已為人父的身份來分析,難道一路來有持無恐的男性荷爾蒙激素提早收工,分分鐘令人覺得不知所措(為)的更年期癥狀,趁當事人不清醒的情況下自願暴露?藝人長期的自欺欺人,只會令八卦周刊更著重加深誤會的報道,算了吧,還是講另一單可以撩起更大癮頭的新聞。
七十多歲老導演本來帶著歡慶心態從法國出發到瑞士領取「終身成就奬」,孰不知新鮮出爐的奬項無端端變成打死也不肯要的「終身監禁遺憾奬」,這麼出乎意料的結果,就連拍慣恐怖片的老人家都要揞住心口嗌「咪搞我!」這場牽涉國際外交風波的情理大戰,就看衛道人仕與眾藝術家將會如何操縱傳媒馬戲團,而Roman Polanski又會不會再一次成功逃離法律制裁?
與波蘭斯基的第一次接觸,是通過那部看了心理上會覺得不寒而慄的《Rosemary's Baby 魔鬼怪嬰》。記得那是很多年前的午夜劇場,從電視上看過的刪減版本,見肉或見血的見光死場面,當然不便出现在保守家庭大廳裡,趁天未黑就打銅鑼公開表演。不像現在的兩男埋身肉博戰,圖文並茂大喇喇出現在傳統日報紙面上,更不用說那經已滲透每家每戶的You Tube,奇人花絮任你點任你睇,無限時全天候在你眼前播放。科技隨著日新月異的步伐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一線之遙,還是各自掃完門前雪之後,碰一聲關門回到屋裡繼續各自為政?人類用來墊底的思想畢竟是進步或退後,請你看過波蘭斯基的《公寓三部曲》,才慢慢說出你正確的答案都未遲。
六三年波蘭斯基離開了相對閉塞的波蘭,開始了周游列國般的創作生活。六五年《Repulsion 冷血驚魂》、六八年《魔鬼怪嬰》以及七六年《Le Locataire/The Tenant 怪房客》,紛紛以當時得令的大都會來襯托,它們分別有倫敦富貴美容院、紐約哥德式復興大樓和巴黎第十八區某座超齡危樓。有意或無意也好,故事背景不多不少都反映波蘭斯基身為異鄉客的同情心理處境。孤獨人面對疏離的社會和獨處狹窄空間的恐懼,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神秘隔閡、冷漠和猜疑,並由此衍生心理異化和瘋狂,是導演在這段時期不斷重覆拍攝的主體。
主體或者可以重覆,女主角卻萬萬不能。不似法國新浪潮的哥兒們,波蘭斯基無鎖定某位女明星,作為他的長期御用女演員或女友,而且跟他合作過的女演員,更是一個比一個靚。就拿這三部戲的女主角來說就好了,首先是身材樣貌都完美宛如芭比洋娃娃的Catherine Deneuve嘉芙蓮‧丹露、當時看來還相當順眼的Mia Farrow米亞‧花露,和自出道以来就一直靚到癡晒線無藥醫的Isabelle Adjani伊莎貝‧雅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