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那本擱置許久的《王家衛的映畫世界》讀完之後,想起旭仔說過的那句話:「講咗咁多次了,都係時候去一次了。」我想也是時候寫這篇故事了,再拖延下去我怕以後再也沒機會了。
還記得第一次看這部戲的時候並不是在電影院裡,而是在家裡透過錄像機把逝去的六十年代風情,曲折呈現在微小的電視畫面上。不記得是什麼原因會對這部戲引發這麼大的興趣,是讀了觀眾在電影院裡一邊看戲一邊唾罵一邊離場的報導、期待眾大牌明星的集體演技大比拼、或者單單只想認識誰是王家衛?
除了喜歡看許氏或新藝城在早期出產的輕鬆喜劇片之外,其它港式警匪片、黑幫江湖英雄主義片或無厘頭片攏統不是我要喝的那杯茶(這些類型影片的生產與市場需求自有它的背景,這裡不贅),潛意識在抗拒這些混亂的敘述及不想跟它產生任何關聯,不願消化兼不要被隱藏在故事背後,跟我生活習慣與感覺無關的任何訊息同化。所以在看慣節奏一律跟繁華城市脈博急速奔流的港產片,突然在夜半彌近寂廖的空間裡聽見 Los Indios Tabajaras 緩緩奏起 Always In My Heart,煩擾的心神就在毫無預防之下,完全不分畛域隨著熱帶椰影婆娑起舞,傾情投入那濃鬱又傷感的懷舊氛圍裡。
養母:「我一直不告訴你,我是有點自私…」
我也一直在想,為何這部影片會讓我周而復始,永無休止的看下去而不膩?說來也不外為了心裡幾個非常純粹的自私理由‥影片節奏、影像、對白與配樂。從來沒看過一部港產片的節奏能夠拍得那麼慢、影像是那麼美、對白或獨白說得那麼精闢及配樂用得那麼合時。影片節奏慢到讓我可以放下心緒,細看導演怎樣精心設計每個場面調度。人與景物的影像特寫,美到可以讓我對每格菲林作停格凝視。另外無論是對白或獨白都讓箇中角色講得那麼有 feel 和有 touch 。配樂的擅用讓我能夠加深記載每個角色和每段劇情的印象,進而找尋更多細節與母體之間的變奏。
旭仔(獨白):「欸﹏天開始光了,今日的天氣睇落去唔錯,唔知道今日的日落會係點呢?」
真希望火車窗外一片藍綠的椰林可以隨著連綿不絕的軌道,一同駛去沒有盡頭的終點。人生旅途再也不會有甚麼被動與自動性的上車下車,默默移動的,也只不過是那短暫停留在窗沿邊——日出與日落的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