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drey Tautou 隨著“愛美麗”的魔法效應,片產如雪花紛飛。每年都可以看到同一張天使臉孔在銀幕前依不同故事需求扮演不同的角色。觀眾對她主演的戲也很有興趣一部接一部樂此不疲的看下去,似乎都不膩。想想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麼一種趨勢?她真是對觀眾們施了某種法咒嗎?甭管是啥,這次觀眾可以比較幸運和安心的坐在一邊看好戲上演,因為誤上賊船又遇打頭風的是 Gad Elmaleh。
Hors de prix 裡有個年輕貌美只講金不講心的拜金女郎,以專挑金龜來釣。某深夜,寂寞的女郎在下榻豪華酒店的吧房裡碰上剛巧要下班回家的酒保。純情平凡的酒保失魂於眼前的美眉而冒充闊佬搭訕,女郎也陰錯陽差的認為找對了獵物,結果雙雙借助酒保特別調配的佳釀結合當晚從女郎身上特意散發出來的媚惑氣質一起共赴雲雨。春宵一刻到底值多少?天亮了,真相也攪明白了,女郎翻出本性子了,別以為這樣就可以嚇跑身陷愛河的酒保,都說怨家是易結難解的‥為愛無法自拔至不惜傾家蕩產和委曲接受富婆包養以解窘境,最終目的也只是為了能夠尋找機會挽留和得到夢中人的眷愛;而女郎也漸漸在一系列發生在癡心男身邊的趣遇裡發現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墜入情網…
往另一廂看,愛畫畫的小妮子放棄舒適養尊處優的生活,情願困苦的獨居巷弄簡陋破閣樓上,晚間靠跟人到辦公樓做打掃清潔工作,勉強用來支撐生活和繪畫的熱情。冬至,小妮子在飢寒交迫下不支而生病,幸好老天爺看不過眼而讓樓下有個一面之緣和天性善良又浪漫的貴族後代,突然想到要送件被子給小妮子過冬時發現慘狀後立即伸出援手打救,並將病患帶回自己家裡親自護理。
好啦,好戲就快來了‥寄住在貴族後代的大公寓內還有一位邋遢不修廚帥,此人差不多給亢長的工作時間纏死而不能找到好伴侶的同時,又要抽空騎電單車到老遠的郊外去照顧因意外而要接受住院療養的年老奶奶;就是這樣的長期不良精神消耗使到廚帥的脾氣愈來愈暴躁,對小妮子的遷入與第一印像頗有不滿。同一時刻,小妮子對廚帥的頹放糟糕生活方式也不能苟同,使雙方產生了嚴重的溝通障礙,不時陷入大吵、冷戰甚至對抗…到底小妮子跟廚帥這對斗氣怨家會不會化干戈為玉帛?而三人因機緣展開的同居生活又將會碰上什麼不能預料的事而產生不同的變化?他們真的可以 ensemble, c'est tout?
順便提起這位廚帥 Guillaume Canet 的來頭可不小噢。2003年憑自導自演的 Mon Idol 在國內外展示自己過人的才華不久就借助另一部自導的影片 Ne le dis à personne 在2007年裡橫掃法國 César Awards 的最佳導演獎、Lumiere Awards 的最佳影片和世界觀眾獎。還有在同一年里靠 Ensemble, c‘est tout 贏得了 Cabourg Romantic Film Festival 的最佳男演員獎、NRJ Ciné Awards 的 French Actor of the Year,能導能演外貌又煞吃,厲害吧?
喜愛法國電影,尤其是愛情片裡劇情的步調、影像的編排與音樂的引用,往往都可以看和感受得到一股強烈的‘敢作敢為’自由氣息。可能是法式生活與藝術品味薰陶吧,從導演選用的體材、通過演員們的舉手投足和眉目交流間溜開來的隨性瀟灑、不拒小節的清俗、淡然的幽默、情慾直接的表達、一致有異於觀眾非常熟習,從荷里活工廠大量複製出來的超級濫漫片。加上電影協會極保守與限制的醬矼式評級,只會保證觀眾會吃到那種單靠糖衣包裝的綁手拗腳限級性表演,和永遠甜到膩的公式化結局。
那法式愛情片又有啥好事?它們擁有荷里活片廠裡最嚴重匱乏的自由創作氣息。法國導演腦裡有取之不盡、體材新穎、尊重角色與故事的創作多於取悅觀眾的喜好;而演員們可以永遠在這美麗的城市花園裡、街頭巷尾間邂逅、相戀、分手、重逢…和譜出帶有千變萬化的多角、帶有懸疑性、充滿戲虐的、有著淡淡哀愁的等等戀曲。也許這是法式愛情片能夠活在觀眾精神世界裡持久不衰,是因為它們可以能夠全面在電影裡反映現實生活處境光與暗的一面,也令觀眾能夠找著認同的依歸和同時產生較為深刻的共鳴。另外演員們也時常有贊賞和印象清澈的演出,讓觀眾過目後仍然津津樂道和回味無窮,這也算是法式愛情片的另一項偉大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