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Wonderful+%26+Love+By+All+2007.jpg)
.jpg)
.jpg)

得悉零九年歐盟電影節於本月十二日在城中揭幕,查閱兩家戲院的節目表之後,立即時不虛擲趕著去城裡撲票。這次學乖提早半個多小時到櫃台前排隊,哈利路亞總算平安無憂買齊要看的戲票。講真要多謝《2012》在同一個星期開映,因為它人潮才不停從四方八面涌入,額外製造人山人海的場面,讓水靜河飛的電影節增添不少熱鬧氣氛。
對於這次的收獲感到相當豐富與滿意。這幾年德語片拍得愈來愈有自信,台前幕後帶出來的制作誠意更是讓人傾服。柏林圍墻倒了二十年之後,東西德人才創意交流頻密,直接造就新一股文藝復興風氣。以前的德國人除了跟你講新科技研究之外,賣給你的依然是用科技製造出來的硬產品。現在的德國人已懂得一味靠硬是不夠的,用「軟」文化來包裝產品會更加容易與時尚潮流品味掛鈎,何樂而不為?至於野心有多大?零八年《Kirschblüten/Hanami 快樂傷逝》德國鄉下土瓜搭飛機去一個一直對外宣揚,它的傳統文化沒有被現代文明污染的櫻花國,在那可以尋回失落的人生樂趣,壓抑的藝術心靈也得到舒展與安撫。信不信由你,或者小津的《東京物語》真的可以感動這些吃慣香腸與包菜卷長大的德國熊男熊女,可是總覺得女導演Doris Dörrie跟東洋人拋媚眼做小動作的投機成分非常高…希治閣老人家的聲音又響起了:「英格烈,這不過是部電影!」還是誠意比較重要。
你一定聽過「盤菜」、「盤夫」、「盤根」、「盤劈」…但有沒有聽過「盤戲」?看完由老人家獨自撐起半個銀幕的戲之後,接著下來這部用熟男熟女一起煮熟的零七年瑞士肉球《Underbar och älskad av alla (och på jobbet går det också bra)/Wonderful & Loved By All》,不但令你看了胃口食指一起動,也明白為甚麼「盤戲」是個多麼值得做的事。別以為年屆四十魚尾紋多到可以打摺做千層糕的女人就沒人要,榴槤有時也可以變成超市芸芸奇貨中可居的acquired taste。噢,差點忘了食肉獸喜歡啖肉多過吃水果,這部戲肯定對中胃口:先來瑞士道地芝士風味啖啖肉,嫌少不夠飽?那再來一份丹麥客串鮮牛排,讓導演Hannes Holm再撒些鹽花胡椒粉來提味,效果包管好吃到連骨頭都吞掉。
好了,吃飽飲醉再打個響「呃」之後,接著這部德國片真的要坐下來慢慢欣賞,身體才有機會消化與吸收美食中的好營養。導演Robert Thalheim於零七年拍攝的《Am Ende kommen Touristen/And Along Come Tourists》,將會帶觀眾回到二戰後波蘭境內的納粹集中營參觀。期待會看到核突場面的肯定要失望,這裡已經變成一個乾乾凈凈的旅游熱門地點。故事說年輕德國小伙子來這裡做國民服務,需要照顧古怪波蘭裔老人家,過後愛上聰明漂亮的本地女郎…
《En la ciudad sin límites/In The Boundless City》是西班牙導演Antonio Hernández於零二年出品的電影,眾多影片中一部相當舊的戲。讓人覺得觸目又開心的,並不是故意賣弄懸疑的劇情,整部戲的風頭完全是給演技實在了得的Geraldine Chaplin奪去!故事源自四十年代搞革命反獨裁法朗哥的黑暗日子,相似的背景不多不少讓人想起剛剛由Paul Morrison於零八年拍攝的《Little Ashes》。經過半個世紀之後,西班牙同志詩人羅卡與達利之間的愛怨情愁,達利生前兩次不認不認,最後也從他倆來往之間的信箋畫作詩篇裡,讓像他一樣喜歡天馬行空創作的編劇,抓到那條藏不住的狐狸尾巴。